問:若長期吃西藥,吃久了是否無效,並產生抗藥性,而長期吃西藥,是否會對腎臟造成不良的影響?
答:慢性疾病是現在最主要的健康問題,患者除應養成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並遠離菸酒等物質之外,多仍需長期服藥以穩定病情。然而傳統上根深柢固的觀念,往往使國人面對現代醫學的用藥,懷著「旣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心態,希望藥物能有效控制病況,卻又擔心長期服藥後引發的抗藥性及腎臟傷害等不良後果。
問:若長期吃西藥,吃久了是否無效,並產生抗藥性,而長期吃西藥,是否會對腎臟造成不良的影響?
答:慢性疾病是現在最主要的健康問題,患者除應養成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並遠離菸酒等物質之外,多仍需長期服藥以穩定病情。然而傳統上根深柢固的觀念,往往使國人面對現代醫學的用藥,懷著「旣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心態,希望藥物能有效控制病況,卻又擔心長期服藥後引發的抗藥性及腎臟傷害等不良後果。
在醫療科技突飛猛進的現代社會中,尿液篩檢已成為一般健康檢查中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在門診中常有許多病人拿著在外面化驗尿液的報告,憂心忡忡的說他被發現有「蛋白尿」了。
「蛋白尿」在一般人的想法中就是「腎臟病」代名詞,因此乍聽之下,病人必然心慌意亂、六神無主。在正常情況下,小便中都有蛋白質存在,但其總量應小於每天一百五十毫克,這個數值在一般試紙檢驗時都呈陰性,因此要超過這個數值才算是「蛋白尿」;可是在利用試紙驗蛋白尿時,通常都只用一次小便,因此常會受到外在因素影響而產生誤差(偽陽性),如濃縮尿、血尿,試紙浸泡太久,試紙變質或其他藥物影響等,這時最好再重複檢查幾次,若連續三次都有蛋白尿,則必須進一步檢驗。
老一輩的人忍耐力較強,省立台中醫院泌尿科醫師李明輝發現有些攝護腺肥大的儘人,一個晚上上廁所七、七趟還不知道馬上就醫。攝護腺肥大久不治療,可能引起尿毒症,他提醒老人多注意「尿尿」的問題。
李明輝說,攝護腺又稱前列腺,是位於男性膀胱出口處的腺體組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大。一個男人到了五十歲,百分之五十的攝護腺已經大於正常,到了九十歲,百分之九十都會攝護腺肥大。
有人不過因感冒、嘔吐、食慾不振或暈眩而就醫,竟被醫師要求洗腎,這樣的結果,相信沒有幾人能接受。然而醫師表示,目前的洗腎患者中,約有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的人都是毫不自覺的情況下罹患慢性腎衰竭,儘管一開始抗拒、懷疑,最後還是得接受應長期血液透析的事實。
時常問到病人「你有沒有高血壓?」「有時候有,可是有時候又正常。」「怎麼說呢?」「每次我覺得人不舒服時,雨附近的藥房或診所量血壓,就說血壓高;可是過兩天去量,又說血壓已經正常了。」另外有一類病人則說:「奇怪,我的高血壓時好時壞,吃藥又不一定有效。」「自從上次吃了醫師開的藥以後,血壓就正常了,可是現在你又說血壓很高,但是這些天以來,我也不覺得人有舒服啊!怎麼現在又有高血壓?」「你最近有沒有吃藥?」「沒有啊,上次不是吃了藥就好了嗎?」
諸如此類的問答,在醫師和病人之間經常出現,也就是說,還有很多以為高血壓就像是得了感冒一樣,偶爾得到,只要吃藥打針就好了。所以才會出現上述的問答。
一名媽媽帶著適婚年齡的女兒來算婚姻。女孩只是一般的小康家庭背景,卻因父母溺愛,從小到大生活上的食衣住行都由母親打理;一個碗、一件衣服都沒洗過。
很多父母為了不讓子女吃苦,自己像牛馬一樣拼命工作賺錢,甚至像奴僕一樣地「侍奉」子女;辛苦拉拔孩子長大,供讀大學、研究所……甚至托人情安排工作,幫他們買房子,有了孫子還重新學習當保母……
「尿毒症」別讓這三個字嚇壞了
尿毒症長久以來嚴重性總被添油加醋,使得這類病人總是亂投醫,也有很多人藉這個病歛財。對於尿毒症,專科醫師說破了嘴,卻總敵不過親朋好友「好心」相報的秘方,問題是有些人的好心卻可能害了病人。
林先生是定期血液透析(洗腎)的病人,原本一切順利,可是最近他的動靜脈瘻管卻常出現問題,不是瘻管內會有一大堆血塊,就是靜脈壓力增高,常常造成「當機」,我們判斷他是瘻管有狹窄,若不儘速處理很快瘻管就會阻塞不通,而要重挨一刀;因此建議他去做瘻管攝影,果然發現狹窄的地方,接著用氣球擴張術打通狹窄的血管,林先生的血流量馬上恢復正常,靜脈壓也不再增高,又可以快樂的洗腎了。